科创新名词彰显新的产业增长点
精选资讯 2021-11-25 来源:北京头条
A+
A-
333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梳理长达3.1万余字的《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现“创新”一词出现的频率最高,达到375次。同时,《规划》中还出现了不少科技创新方面的新名词。诸如,区块链、智能机器人等技术新名词,彰显北京未来发展新的产业增长点;“朱雀计划”、“破四唯”、“揭榜挂帅”等制度新名词,显示北京在建设国际科创中心中突破体制机制壁垒的决心。这些新名词事关首都发展的五子布局,即数字标杆城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新基建等方方面面,擘画出北京科创发展的新蓝图。

1637819734869482.jpg

技术新名词彰显新的产业增长点

仿人机器人与仿生机器人研究侧重点各有不同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注意到,《规划》中出现了不少技术类专有名词。其中,仅“区块链”一词就出现了27次。从区块链的前沿技术研发,到区块链的应用方案及应用场景,进行了全面部署。

在前沿技术研发方面,《规划》提出,北京将持续开展区块链基础理论与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抢占区块链技术发展制高点。研发内容包括共识机制、分布式存储、跨链协议、智能合约等技术,并特别提出研发“区块链专用加速芯片”,进一步提高芯片集成度,提高大规模区块链算法性能。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注意到,“区块链专用加速芯片”将与长安链底层平台共同构建起技术底座,提供适配各种场景的区块链解决方案,推动融合技术创新,培育产业应用。

例如,在智慧社区领域,本市将探索运用区块链等技术提升政府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能力;在智慧医疗领域,通过引入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技术,整合线上线下医疗资源,推进医联体建设,实现信息与资源共享,拓展健康管理、数据运营、金融服务等增值功能;在食品安全领域,推广应用基于区块链和加密锚定技术的食品安全溯源技术等创新成果,提升重大活动食品安全追溯和监管效率。

此外,《规划》对“智能机器人”的分类进行了详细解释。智能机器人是“北京智造”品牌的重要支撑,本市将在“十四五”期间重点打造仿人和仿生机器人共性技术平台,加快医疗健康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仓储物流机器人等整机研发和关键技术突破。

其中,仿人机器人重点研究人体肌肉-骨骼刚柔耦合、多模式运动智能自主适应、双臂协同拟人化多任务作业等技术,研制刚柔机器人关节、智能仿生视觉-力觉感知单元、灵巧操作手臂等;仿生机器人重点研究仿生灵巧机构与结构设计、动态感知越障规划、多模步态生成与稳定控制等技术,研制柔性电驱关节、行走智能控制器、智能能量管理系统等……针对这些底层正向研发技术的支持力度,将有助于北京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制造产业创新策源地。

制度新名词显示体制新突破

“朱雀计划”“、“产业导师”为科学家“解绑”“放权”

北京为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在《规划》中进行了大量制度安排,也涌现出不少制度性新名词。例如,在吸引一流国际化人才方面,本市将实施“朱雀计划”,加快引进国际律师、知识产权人才、项目经理、产业投资人、技术经纪人等科技服务人才;在加强青年人才培养方面,支持国家级创新基地、新型研发机构“择优滚动支持”重点领域青年人才等。

本市鼓励高校院所科研人员离岗创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吸引企业人才担任“产业导师”。其根本目的,就是以信任为前提赋予战略科学家充分的人财物自主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通过双向挂职、短期工作、项目合作等方式,推动校企人才双向流动。

《规划》提出,本市将“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加快人才评价制度改革。这也意味着,在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中,北京拿出了自己的行动方案——根据不同类型的人才,侧重不同的评价体系,实现科技人才的差别化分类评价。例如,对于基础理论研究人才,突出以理论贡献、学术贡献为主进行评价;对于工程技术研发人才,突出以技术成果为主进行评价;对于应用创新人才,突出以效益指标为主进行评价。同时,在各类人才项目中建立公开透明、平等竞争的培育机制,探索推行人才“推荐制”。

此外,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方面,为改进科技经费和项目管理方式,《规划》提出要探索实行公开竞争、定向委托、“揭榜挂帅”等新型项目组织形式,加大对非共识项目的支持力度。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在“揭榜挂帅”组织形式中,企业针对自身薄弱环节和关键核心技术,梳理出一批技术需求榜单,面向社会“揭榜挂帅”。最终,发榜企业与揭榜企业将形成创新联合体,构建“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创新局面。

此外,《规划》还指出,本市将探索开展科研项目“里程碑”式管理试点,根据阶段性考核结果给予分阶段支持。

马上就访

怎样理解勇闯“无人区”?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中多次提及支持科学家勇闯创新“无人区”、发现和培养一批敢闯“无人区”的青年人才。如何发现和支持科学家,尤其是青年科学家勇闯科研和创新的“无人区”?北青-北京头条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联合主任、特聘研究员,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清华大学教授罗敏敏。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在您看来,什么样的领域算科学“无人区”?

罗敏敏研究员:以脑科学领域为例,里面到处都是重要而且没有解决的问题。大到意识、情绪、决策、社会行为,小到睡眠觉醒、进食、体温调节、感知觉,具体的神经环路机制、分子细胞机制、神经计算原则,这些目前基本都是不清楚的。更别说许多神经精神疾病,科学界仍然束手无策。脑科学不缺问题,缺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把任何一个事情搞清楚,即便看起来不是特别高大上的问题,也很了不起。比如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就颁发给了发现机械感受和温度感受蛋白分子的两位科学家。所以所谓闯“无人区”,是要勇于去解决未知问题,而且要有决心在自己手里把问题搞清楚,不要人云亦云。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让科学家去研究完全未知的领域,肯定比研究有一定基础的领域要难得多,您认为怎样才能让科学家,尤其是青年科学家勇闯“无人区”?

罗敏敏研究员:怎么鼓励年轻人去研究未知的、重要的问题?一是硬件,二是软件。硬件方面,肯定要给予稳定的经费支持,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能够组建包括学生、技术员、博士后等在内的优秀团队,这些都很重要。软件方面,要鼓励创新和合作,具有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怕失败的团队文化。在评估体系上,不要追求短期成果,在国际范围内做评估。

一个制度要鼓励创新,除了硬件和软件的支撑,还应该允许失败,不要急于求成。这些年科技界建立起来的PI制,也就是独立研究员制,在生物医学领域被证明是有效的,不要轻易放弃。近年开始流行大团队攻关,在我看来更适合工程类项目,在生物医学领域当然有重要性,但是真正原创性的发现,还有赖于充分利用年轻人的创造性。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在上述硬件和软件方面是怎么做的呢?

罗敏敏研究员:脑中心在硬件方面,给年轻研究员提供稳定支持,让他们开始阶段几年都不需要花时间申请经费。我们建设了世界水平的公共技术平台,包含脑科学研究的主要最新技术,这样年轻的研究员可以充分整合利用最强大的技术,集中力量去解决科学问题。我们也和国内六所一流高校合作招生,并且联合培养博士后,帮助科研人员组建一流团队。我们行政团队也以服务为主,努力解决生活及后勤方面的问题。软件方面,我们5-6年才实行一次真正的评估,不搞年度公分计算,没有论文方面的硬指标。评估是国际化的,请国际一流专家来评估。我们的研究员也是国际化的,包括不少非华裔科学家。

颠覆性的科研,往往需要脱离原有的思维模式。这样的发现,一般依赖于跨学科跨技术的合作。一个研究所,甚至是一个课题组,需要有多学科人才。另外就是在评估方面,鼓励合作,不追求单一单位单一课题组,关键是把事情做出来。比如,脑中心对于论文署名没有要求,不一定非要第一单位,关键是有发现,真正解决问题。

数说北京科创成就

1.全市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6%左右,在国际创新城市中名列前位。

2.基础研究投入占比从2014年的12.6%提升至2019年的15.9%。

3.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

4.科研产出连续三年蝉联全球科研城市首位。

5.“十三五”时期技术合同成交额超2.5万亿元,同比增长超80%。

6.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总收入较“十二五”末增长80%,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近40%。

1000 (1).jpg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来自作者投稿或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及配图如有侵权或对文章观点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处理。如转载本网站文章,务必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