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赋能千行百业
精选资讯 2021-10-30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A+
A-
160

有大负载、大范围转移功能的大型空间站机械臂,能实现自动分拣、识别、装配的智能机器人,可远程精密操作并为患者进行微创手术的手术机器人,在1000摄氏度高温环境中仍可持续工作的消防机器人……在不久前举办的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式各样的机器人纷纷亮相。如今,机器人的形态和功能不断发生变化,改变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描摹出机器人产业的广阔前景。

机器人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工业机器人在一些模块化、重复性、精细化环节具有独特优势,还可以在低温、高温、有毒等危险环境中工作,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也推动行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规模迅速增长,已在47个行业大类、129个行业中类得到广泛应用。今年前8月,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63.9%,成为我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速的缩影。

机器人是制造业生力军,也是服务业好帮手。近年来,从商超酒店的导航机器人,到居家生活的服务机器人,从助力诊疗的医疗机器人,到智能教学的教育机器人,越来越多机器人出现在医疗健康、养老助残、教育娱乐等场景,在提升服务体验的同时,不断拓展着人们的想象空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无接触式配送机器人、消毒测温机器人大显身手,也推动服务机器人获得更多发展机遇。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机器人产业就能不断开拓新模式、丰富新业态。

机器人赋能千行百业,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的结果,也离不开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支撑。一方面,通过与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加快融合,与机器学习、仿生感知与认知等前沿技术进一步结合,机器人日益“耳聪目明”,反馈外界信息的能力和学习能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市场的巨大需求、丰富的运用场景,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助推行业不断转型升级、突破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从机械臂协助航天员完成出舱作业,到自主水下机器人完成北极海底科学考察,机器人研发生产领域的一项项突破,标注着我国自主创新的坚实脚印。走过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我国机器人产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成为支撑世界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也要看到,我国机器人产业总体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很多关键核心技术仍有待进一步突破,高端供给仍然不足,推动机器人产业更好助力发展、造福百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快演进,为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强化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不断拓展机器人创新的广度和深度,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必将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注入强劲动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来自作者投稿或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及配图如有侵权或对文章观点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处理。如转载本网站文章,务必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