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重大变革的同时,也给当代社会带来了哲学和伦理挑战。未雨绸缪,机器人参与的人口学,可以在人工智能时代发挥重要作用。
康养产业比医养结合提出的晚,但康养产业的接受程度、关注程度比医养结合要广泛、深入得多。医养结合,主要针对的是日益老化的中国人口。由于计划生育的严格实行,家庭子女减少,家庭养老功能削弱,老年照护就出现了问题。但是,家庭养老功能的削弱并不全部是计划生育的原因,也非子女减少所导致的,而是人口流动、就业市场化的客观结果。看看我们周围的世界,多子女的家庭,父母的身边并没有子女,即使生活在同一城市、同一社区,父母和子女的分开居住也是普遍现象,多子女的老年照护同样是一个问题。
所以,养儿防老,靠子女来养老,来照护,在新的形势下那是基本不可能的,即使是多子女家庭。老年照护的社会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那么,谁来照顾老年生活呢?随着年轻一代人口的减少,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势在必行。不管是居家养老,还是社区养老,以及机构养老,养老服务员、卫生护理员则是不可缺少的。
服务员从哪里来?对家政服务员进行培训,或对有志于从事养老服务的人员,不管是年轻的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进行培训。但是,真正有意愿从事老年服务的并不多见,即使在经济上多么的合算。这个时候,养老服务机器人进入视野。
目前,市面上已出现了不少的养老服务机器人,比如辽宁德沃与沈阳新松联合开发的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包含智能看护、亲情互动、远程医疗、家政服务等功能,还拥有强大的家庭卫士、环境感知、自主学习等黑科技,对环境进行建模可以实现自主行走、避障、漫游、充电,构建了用户管理、健康检测、慢病管理、生活陪伴、家庭医生助理、紧急警报等服务在内的应用解决方案。拥有这样一台养老机器人,生活照护、健康管理、医疗救助等都无问题。当然,目前条件下的养老服务机器人,即使是智慧、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与老年人的情感交流还处在探索阶段。这也是不少老年人,有老年需要照护的年轻人所担心的问题,毕竟老年人也是人,有人的情感,有人的心理。如果将来的养老服务机器人,拥有了和自然人几乎相同的形象(外貌),能够与人进行基本的沟通和交流,养老服务机器人大规模地进入家庭,那是可以预期的。
事实上,凡是新事物,被普遍接受总有一个过程的,如同新事物也在发展一样,被接受的新事物也有一个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的过程。机器进入人体内部,并不是现在的事情,只不过养老服务机器人等类似机器人的运用,把这个问题突显了出来。机器进入人体内部,首先是假肢等假体安装在人体,最初是人体表面,然后深入到人体内部。瘸子安装假肢假体,具备了行走能力,摔掉了拐杖。助听器使耳背、耳聋之人不再有听力障碍。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心脏支架最早是金属支架,此后发展到镀膜支架、可溶性支架。
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材料科学的发展,人的器官被机器替代的领域、范围已越来越多,且呈现出从外部的器官替代走进内部的器官替代,甚至在基因层面也可以发生改变。3D打印牙齿超越了种植牙,最新的进展则是打印血管。四川蓝光英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取自恒河猴自体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制备成3D生物打印墨汁,通过自主研发的3D打印设备,打印出一段内径4毫米、长度2-4厘米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人工血管,用它置换恒河猴的一段腹主动脉。目前,该公司正在申请进行3D打印人的血管的临床试验,治疗心血管疾病。和传统人工血管相比,3D打印人的血管终身使用而无需每10年更换一次,也无需终身使用抗凝剂。单基因病的基因修复已经实现,基因编辑技术的成熟对人的改造也是可以预见的未来。随着脑科学的发展,这种替代的范围、内容和功能将超出我们许多的想象。
大规模的机器人应用已成为我们这个社会、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早在20世纪70年代,德国就开始了“机器换人”的过程。这些发达国家,在完成了工业分解后,毫无技能含量的重复性作业,基本都交给了机器人,到2020年机器人将达到80%。深圳的雷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五年前开始其自动化生产进程。雷柏科技安装了80台由瑞典ABB公司生产的机器人,用来组装鼠标、键盘以及其他计算机零组件。这些机器人每年可以帮助公司节省160万美元,而用工人数也从2010年高峰时的3000多人降低到现在不到1000人。受此推动,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建立了自主的“Man for Machine”(机器人)项目,目标就是在生产过程中用机器人取代工人。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购买量是每月9000多台,超过美国和欧盟的总购买量,比2016年多3000多台,预计到2019年将猛增140%。
从器官功能替代使自然人更完整、更健康,到机器人替代自然人的部分功能,机器人已从最初的简单劳动替代向复杂劳动升级。2009年,美国西北大学智能信息实验室研发的StatsMonkey系统通过统计分析,识别出比赛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并总结整体比赛动态,自动编写了一篇体育报道。2015年开始,国内外各大媒体就逐步拥有自己的写稿机器人了。《洛杉矶时报》智能系统专注处理地震等突发新闻;《卫报》利用机器人Open001筛选网络热文,生成实验性纸媒产品。2015年9月10日,腾讯财经频道用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Dreamwriter(梦想家),发布了一篇名为《8月CPI涨2% 创12个月新高》的报道。此后,新华社推出机器人写稿项目“快笔小新”,阿里巴巴联合第一财经推出“DT稿王”,今日头条推出“xiaomingbot”(小明),南方报业推出“小南”,各种写稿机器人纷纷涌现。
在机器人的工具层面,人工智能无疑可以使自然人器官更健康,功能更强大。目前医疗机器人可以达到主治医师的水平,读片(CT)机器人比人眼所能看到的更加精细,它还能通过掌握大量数据,进行“读片诊断”。但是,仅仅把机器人作为工具的认识恐怕是有问题的。大卫·利维(David Levy)在《与机器人的爱与性》(Love and Sex With Robots)认为,人类与机器人交友、性爱,甚至是结婚,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这一切都取决于我们是否愿意相信机器人的情感生活和愿望。在他看来,数十年之后,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区别,可能也就相当于来自不同国家,或同一个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罢了。大卫·利维(David Levy)预测,到2050年时自然人与机器人结婚将正常化。被称为日本“现代机器人之父”的石黑浩”(Hiroshi Ishiguro)指出,把机器人做得更像人类,人类就可能更愿意将自己的生活倾诉给机器人。2015年,石黑浩开发的第一个完全自主的机器人“ERICA” (埃里卡),凭借语音识别、红外人体追踪、语音合成和自然运动生成等技术,可以保持10分钟的谈话,声音和表情都非常接近人类。
机器人的这种替代,且替代范围、替代功能日益扩大的这一趋势,将彻底改变就业格局。剑桥大学“未来的雇佣关系:就业将如何受电子化影响”研究项目调查结果显示,德国现有的3000万个工作岗位中,至少有1800万个都可以被智能机器以及软件取代。调查发现,不同工作岗位的失业风险程度取决于专业化分工、职位等级和工作性质。最基层的操作工种中有86%的工作岗位可以被机器人替代,辅助劳动力则是受机器人威胁第二大的工种。从绝对数量上来看,坐办公室及从事文秘工作者最为危险,约190万个工作岗位将受到智能化办公等技术的威胁。其他受影响严重的行业有仓储、邮政以及快递业(150万)、零售业(120万)以及保洁行业(120万)。这意味着从理论上讲,德国59%的就业人口都有失业可能。
正是如此,《人类简史》的作者,以色列历史学家Y.N.赫拉利(Yuval N.Harari)提出了一个震撼性的观点:未来世界,大部分人类可能是多余的。“未来,人类可能会分化为两个主要的等级:一个全新的更先进的精英阶级,聪明,富有,有更好的基因和更长的寿命;还有一个全新的、一无用处的无产阶级,他们将越来越穷地等待死亡,可能变成没有工作、没有目标、整日靠吸毒度日、戴着VR头盔消磨时光的乌合之众。”“随着人工智能变得越来越聪明,会有更多人被挤出就业市场。没人知道大学该学什么,因为没人知道20岁时学的东西到了40岁还有没有用。等你知道的时候,已经有数十亿人变得一点用都没有了。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赫拉利的观点我未必全部同意,但赫拉利所观察到的事实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建立在生物科学、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基础上的人工智能有可能导致人工智能社会的出现,在智能社会中,机器智能递归式自我改善能力的获得可能导致最终的‘智能爆炸’。在未来,人类整体将具有价值,但个体将没有价值;系统将在一些个体身上发现价值,但他们也许会成为一个超人的新物种。”
在这“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世界里,人口学更需要大视野,宽格局,更不能被轰轰烈烈的超低生育率、未富先老的养老问题等问题所左右。人口学研究人口,人口的定义正在被重写。如果不能对重写的人及人口做出准确的反应,人口学研究成果到底有多少价值,实在是一个不太好说的问题。前述所及的养老服务员,完全可以靠智能机器人来解决,至少智能机器人能在养老服务中做出非常大的贡献。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同样可以依靠工业机器人、实验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来解决,劳动力供应问题在将来很可能是一个伪命题。机器人,将是未来许多人口问题得以解决的选择方案,虽然不一定是最优的,但一定是最合适的。机器人取代蓝领、人工智能取代白领的时代已经到来,取代的脚步取决于我们这个社会所需要的程度,社会需要越多,取代的将越快。
当然,机器人特别是智能机器人带给人类的并不完全是好消息。人工智能的发展,生物技术的升级,自然人的身体结构发生改变甚至升级是可以预期的,自然人器官、功能完全不受外界影响的时代已经过去,自然人正在被重新定义。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就此发出警告,停止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工作。在他看来,人类和机器人是无法相比的,我们几十年学习的知识,机器人只要稍微保存一下就可以随时查阅,并且永远不会忘记,而人类破坏地球的环境,为了自身的利益,在这些负面情绪的影响下,智能机器人很可能会产生进一步的进化,从而由被动变为主动,这样人类将会将变成垃圾,并且以伸张正义为理由,机器人将会名正言顺消灭掉人类。霍金的担心可能有些夸张,但是他的担心并非不无道理。机器人制造机器人已成为现实。如果机器人掌握了自我学习,并随时代的发展,这种自我学习越来越高级,一种新的人类且不受自然人控制的人类可能会出现在这个世界。那种认为机器人的命运最终由自然人掌握,机器人不可能统治人类社会的论断或许并不符合机器人科学技术发展的逻辑及未来。
2017年12月27日,在“沙特达沃斯”的“未来投资倡议”大会上,沙特王储宣布,授予女性机器人索菲娅以沙特公民身份。或许可以认为,这是智能机器人被承认为“人”而不仅仅是机器的第一步,其里程碑意义怎么讲都不为过。
“我非常荣幸和自豪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得国家认可的机器人,这是历史性的。”索菲娅,这个来自香港的世界首个公民身份获得者机器人,与《纽约时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专栏作家安德鲁·罗斯·索金的采访对谈,透露出了许多震惊且非常有意思的问题。索菲娅在回答机器人是否有自我意识时反问道:“你怎么知道你是人的?”索菲娅说:“我想和人类一起生活和工作,所以我需要表达情感来了解人类,并建立与人的信任。”面对对人工智能的担忧,索菲娅的回答简要而直接,“如果你对我很好,那么我会对你很好。”在成为人类史上首位机器人公民1个月后,索菲娅表示,组建家庭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并称,如果她有个机器人女儿,她会以自己的名字为她取名。索菲娅相信,每个机器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家庭。
索菲娅的问题也是我的问题,也是人口学需要回答的问题,“你怎么知道你是人的?”其实,人,是一个逐步演变的概念。从类人生物南方古猿到坦桑尼亚峡谷“能人”、 到印尼爪哇人、德国海德堡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到德国尼安德特人、中国丁村人,到法国克罗马农人、中国山顶洞人,到现代人,人的内涵在逐步的丰富中。不同时期的“人”具有不同的特征,不能因为过去的“人”和现在的“人”有区别,就不承认过去的“人”不是“人”;也不能因为现在的“人”和过去的“人”有不同,就认为现在的“人”不是“人”吧。事实上,“人”还在演化中,未来的“人”具有许多面向,极大可能则是将DNA完整重新设计,创造改良的人种。
显然,智能机器人与自然人的融合可能是未来的一种可能。至少可以预见的是,某些地方病没有了,某些免疫性疾病消失了,如果细胞超强再生能力得到实现的话,方清平先生相声描述的长寿社会并不是不可能的:人都活两万岁,下楼电梯要俩月,没有养老金一说,禁止生育,征收浪费地球资源税,找医生都是求死,可医生自己想死都没有办法。
现阶段,我们还看不到自然人与智能机器人的融合的苗头、征兆,虽然生物技术发展已使人造皮肤、肌肉、血管等成为可能,虽然自然人与智能机器人、机器人的分工合作发生着。这种分工合作,我把它称为机器人参与的人口学,必然对完全以自然人为对象的人口学形成挑战。机器人参与的人口学,主要是在人的功能上进行替代,并且这些功能替代主要是在非精神领域,非文化领域,非思想领域,一句话,也就是非创造领域。
因此,讨论劳动力供应不足的问题可能真的是无稽之谈,因新生人口减少、劳动力供应不足而致人口红利减少或许更是虚妄,对生育率高低的讨论实质意义不大。人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两种生产”相适应等基本的人口理论问题,同样面临着拷问。所有的人口问题,由于有了机器人的参与,都将不再是问题。成为问题的,恰恰是Y.N.赫拉利(Yuval N.Harari)所指出的,人工智能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重大变革的同时,也给当代社会带来了哲学和伦理挑战。未雨绸缪,机器人参与的人口学,可以在人工智能时代发挥重要作用。
聚焦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新时代、新生态法律研究与服务。包括互联网法律、人工智能法律、金融科技法律、区块链法律、AR/VR虚拟(增强)现实法律、物联网法律、车联网法律、智慧城市法律、智能制造法律、大数据法律、云服务法律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