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上网课的老师,竟然可以是机器人?全球最强AI虚拟老师深度剖析
精选资讯 2020-05-29 来源:
A+
A-

         前段时间由于疫情的关系,老师和学生们都在家里上网课。除了视频授课,老师也会通过文字或语音进行教学指导工作。你可曾想过那个对你语重心长讲解知识点,在你快走神时突然来个段子,以及拿着小鞭子催你做作业的老师可能是个机器人?

这个场景已不再天马行空,人工智能正变得越来越真假难辨。截止目前为止,已有多个聊天机器人被判定成功通过了图灵测试,而虚拟教师这个概念也早在几十年前就已被提出。
教育界早有共识,由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是最佳的教育方式,然而这种方式受限于高成本和高人力,很难大规模推广。

未标题-1.jpg


教学质量和商业效率是个悖论,好老师就那么多,老师精力也有限,所以仅有少数家庭可以负担的起一对一的辅导,这也涉及到了教育公平性的问题。

虚拟教师(以教育聊天机器人为代表)的出现恰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Ta可以同时教授成千上万名的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回答学生的问题,还可以因材施教提供个性化辅导。除此之外,学生学习数据的积累,还可以反过来对教学本身提供建议与帮助。

未标题-2.jpg 


今天,硅谷洞察将详解虚拟教师背后的技术,介绍全球4个顶尖的虚拟教师解决方案案例,以及分析整个行业在用户体验、商业模式方面的现状和挑战。

虚拟教师背后的技术是什么?

第一个虚拟教师系统诞生于1960年,可以展示教学材料,问学生问题并即时反馈,但是因为程序是编死的,而且当时计算机也并不普遍,各方面成本都太高,所以仅仅是作为研发机构的项目。七八十年代,基于规则模型的对话和认知理论开始被用于虚拟教师系统中,机器人已可以通过给学生提示,引导学生逐步解决问题,而且机器人并非真正理解学生的意图,而是抓取学生对话中的关键词,所以无法生成有意义的自然语言对话。在对话的走向上,大多数虚拟教师系统基于决策树,所有的教学路径都是被预设好,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走向不同的可能性。


未标题-3.jpg


随后,检索模型开始被应用于学生答疑和学生服务中。这个模型有点像搜索匹配:学生提问后,机器人在知识库里搜寻并选出最匹配的答案回答学生。

除了上述两种模型,近些年比较热门的生成模型更为智能,它像一个翻译机,但不是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而是把学生说的话逐词解码,再逐词翻译成机器人的答复。然而因为过于灵活,输出结果难以把控,有时会生成过于宽泛甚至无意义的答复,所以在教育领域中的实际应用较少,仅仅是作为规则模型和检索模型的补充。

未标题-4.jpg


  相较于规则模型更多依赖于手工,检索模型和生成模式可以利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来降低人力成本。教育工作者写好的回答集、真实场景下老师和学生的教学对话、人类和机器人之前的对话都是比较好的训练数据。

另外,相较于使用手工的决策树来引导对话的走向,机器学习中的强化学习和奖赏系统可以通过计算学生达到目标的可能性的分数,自动引导学生走向那条最匹配的路径,从而最有效地完成学习目标。


未标题-5.jpg


虚拟教师Watson Tutor由IBM和教育机构Pearson强强联手,通过认知技术打造。它可以以口语化的方式随时随地为学生提供帮助与建议,同时为老师提供一些数据分析,比如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有哪些兴趣点、疑难点以及长短板,方便老师更好的管理和改进。

在对话策略的设计上,每组对话都有一个主要学习目标。每个学习目标由一个主要问题和几个相关问题组成,主要问题包含多个提示。学生首先会接触到学习目标中的主要问题,学生回答完毕后,虚拟教师会和相关答案进行比对,并根据不同的情况相应作出反应:如果学生部分没答对,会提供一些提示;如果学生对该目标完全摸不着头脑,则会引导学生去完成更低一级的学习目标;如果学生在更低一级目标的表现良好,可以重新返回到之前的目标。
如何促进学生思考,以及如何提供情感支持。除了知识点本身的传授,这些软技能让学生感受到了更多的支持与关怀,从而更能愿意表达,也更能接受虚拟老师的批评和指正。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来自作者投稿或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及配图如有侵权或对文章观点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处理。如转载本网站文章,务必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