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跟日本之间似乎消停不下来了,前不久才举办的格斗机器人大战刚落下帷幕,近日又打算举办一次“横跨太平洋无人机大赛”。
据外媒报道,日本无人机公司将与美国合作举办一项名为“Pacific Drone Challenge”(太平洋无人机挑战)的活动。活动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创造新历史”。
据了解,比赛规则如下:参赛无人机将从日本仙台出发,横跨约8300公里长的太平洋海域,率先到达美国加州的队伍就获得此次胜利。此外,飞行过程中,还附加了“无人飞行、不能着陆、无补给”这三个限制条件。无人机也不能使用“热气球、火箭”等辅助飞行方式。
比赛难度如何
虽然此次比赛听起来简单,但是仔细看下绝非易事。我们从“无补给、无人飞行、不能着陆”这三个限制条件来进行简要分析。
首先,“无人飞行”这一点可能是限制条件中难度最小的一点。先明确一点,本次比赛所说的“无人飞行”是指无人操作,也就是说全过程除了监测参赛无人机以外,不能够对其下达任何跟比赛有关的指令。那么要实现从日本到美国的远距离飞行,而且面对太平洋海域的水纹、气流等因素影响,就必须要求无人机拥有良好的定位导航系统,才可脱离无人操作的范畴。目前在无人机上采用的导航技术已经很发达,主要包括惯性导航、卫星导航、多普勒导航、地形辅助导航以及地磁导航等,因此“无人飞行”相对来说更好解决。
第二点,“不能着陆”。在我们看来,这是对无人机主体各部件性能极大的挑战。无人机整体架构中,飞控系统和动力系统是其核心部分,每一个零件都尤为重要。8300公里的长距离飞行又不能着陆,参赛无人机只能处于悬浮或者前行状态,那么无人机的核心控制器、电机等部件都处于长时间运作状态,其工作效率会有所下降、散热度会增加,因此如何保障核心零部件的性能,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无补给”。“无补给”意味着参赛无人机要么使用初始携带的能源飞到终点,要么通过自给自足的方式持续补充能源。在2016年,采用太阳能电池的“阳光动力二号”无人机就完成了围绕地球飞行一周的创举,但是太阳能电池负载过重也会严重影响无人机的飞行速度。无论如何,不管是采用近来热议的锂空气电池也好,还是太阳能电池也好,只要能使用高续航力的电力系统,或许就赢在起跑线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