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快速发展,大大拓展了时间、空间和人们认知范围,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人机物”三元融合的万物智能互联时代。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成为世界各国竞争角逐的焦点。
9月25日上午,广州科普大讲坛第188期《人工智能与未来》正式开讲。本期讲坛也是2021年广州市全国科普日活动主会场的专题讲坛,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广州日报社主办,广州市科学技术发展中心、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经济台承办,邀请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会长、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杜兰,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博士生导师、粤港澳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执行主任雷渠江,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魏武,从规划发展及技术应用等角度深入宣讲人工智能赋能广州市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创新历程与未来发展方向,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对个人工作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央视新闻+、新华社现场云、科普中国、触电新闻、粤听、新花城、新快报、ZAKER广州、花城+,花城FM、快互动等新媒体平台同步播出。
【AI赋能,世界的下一种可能】
当前,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人工智能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能力?”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会长、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杜兰博士向观众解释道,其实人工智能是像人一样去进行计算、感知、认知、决策和执行的一个人工系统,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上,它其实可以分成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三个层次。其中,我国更多的是在应用层落地开花,制造了各种各样的应用,并且已经涉及到民众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如教育、医疗、汽车等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大家现在已经习惯了无触摸式的红外线感应装置来进行测温,以及无人机运送防疫物资,这些其实都是人工智能的应用。”杜兰以防疫工作为例说到。
杜兰
除赋能行业以外,人工智能还可以把人从简单、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去做更有价值、更有创造力的工作。杜兰介绍到,在一次云南傈僳族的走访调研中,她发现当地老百姓的汉语能力还不足以帮助他们走出大山,融入现代社会,为此她与团队开发出语言扶贫的APP,让少数民族以及边远地区的同胞能够更好地学习汉语普通话,帮助他们迈出走出大山的第一步。
“人工智能赋能也是推动我们高质量发展,和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杜兰说到。人工智能在供给侧的创新引擎上,可以为人类提供更高更节约的效率,而在需求侧它又可以促进公平,进行更优化的资源配置。
“让边远地区的孩子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让山村的医生也具备全科医生的能力,为更多的人带来更好的医疗的诊断,让更多老百姓能够足不出户就办理各项业务,这些都是我们希望人工智能AI能给大家去赋能的。”杜兰表示。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应用】
人工智能赋能,能够帮助我们的生产生活解决许多实际的问题,而在这个过程中,机器人是很好的载体。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博导、粤港澳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执行主任雷渠江以机器人为例,通过图片、视频向观众介绍了人工智能在机器人领域的丰富应用。
与此同时,雷渠江也表示这些年人工智能技术虽然取得很大突破,但是还有很多未解决的技术问题,导致人工智能技术并没有大范围的被用起来,来形成商业产品,解决社会的实际痛点。雷渠江从个人的研究经历讲述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所面临的挑战,提到中小企业由于产品多样,缺乏专业人才和足够的资金,无法按照大厂使用机器人的方式,去重新调整生产线,编制机器程序,导致这些中小企业使用机器人的意愿并不是特别强。
雷渠江
雷渠江介绍到,目前可以通过一些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比如说深度学习的一些算法,通过人的动作思想,来教机器人做一些工作。“比如说在一个机器人前面,做了一个产品打包的工作,或者在机器人前面做了一个装配的工作,然后机器人通过它的摄像头,把这些工序给录下来,录成视频流之后,机器人通过分析学习,学会人类操作。”
【特种智能机器人的发展机遇期】
目前,对于人工智能机器人,国家已出台了非常多的扶持政策,从经济的角度,大量资本的引入也在推动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魏武教授表示,特种机器人已处于一个发展的机遇期。
魏武
为什么现在是一个发展机遇期?从技术环境来看,现在的特种机器人,在很多行业已经可以被制作出来,其次我们也有了很好的技术支持,伺服电机和减速器的进步,为特种机器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基于机器人行业的人才的引入,拥有核心技术,和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越来越多,而我国在这些行业企业里面,部署得比较好,进步得非常快,甚至在很多方面已经具有了领先优势。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因为我们未来的特种机器人,离不开它所在的工作环境,所以人工智能赋能非常重要。”魏武介绍到,根据工业生产的需求,他的团队已经研发出可用于桥梁检测、管道和桥梁缆索检测、玻璃幕墙检测等行业的特种机器人。
“其实从机器人发展的角度来看,反而需要更多人才补充这个缺口。”魏武表示,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而到2030年国内人工智能(含智能制造)核心产业规模超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10万亿元。教育部预测未来人工智能(含智能制造)相关十大领域在2025年将面临3000万的人才缺口。
通过这期讲坛,让我们看见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无限可能性,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将得到蓬勃发展,越来越“智能”的产品和技术将被应用,人们的生活、工作将会产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科技产业快速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有能力,也有机会领导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的发展和治理,确保人工智能为全人类福祉做出应有的贡献。